新闻资讯

中国智造,应“由硬入软”

     23日至26日,由商务部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题,中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企业展示了机械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产品。


看现实差距

机床“大脑”大多德日造


    “国产机床目前在稳定、精度和故障率控制上,同德美日韩等国机床尚有较大差距。”湖北三环成套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秉向记者演示,该公司一台经过改装的2002年产德国格劳博BZ400机床,一如14年前一般流畅运行,3瓶矿泉水置于电机附近纹丝不动。他介绍,之前国产厂家多以生产中低端机床为主,高端机床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故障率较高、精度也较差,“机床大多是24小时运转,要求非常之高,一旦停产,损失巨大”。

    机床控制系统,国外厂商更是占据垄断地位。“电气控制系统是机床的大脑,国产硬件设备与德美日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但控制系统还落后很多年。”湖北毅兴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保称,该公司生产的金属切割机床,已被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等军工企业采购用来生产航天设备零件,但机床控制系统仍不得不从日本三菱公司采购,即使国产控制系统要便宜一半。

    绝大多数国内企业所展示的机床设备,控制系统多购自日本三菱、日本发那科以及德国西门子。

    李保介绍,通过控制系统操作机床多轴联动,能提升加工精度、质量和效率。但目前,金属切割机床的国产控制系统普遍只能控制三轴、四轴,而德国、日本的控制系统能控制九轴以上。


制造业升级
企业应提升软件开发能力

    “制造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去年机博会来参展的不少企业,今年都没有来。”汪秉并不讳言制造业目前的困境。

    台湾东台精械业务主管卢辉称,客户要求的提升正在倒逼产业升级。3年前,客户对工业自动化接受程度不高,现在因为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主动要求升级机床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要做到精度提升、故障率下降,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在提升。

    德国企业无疑在智能制造上早已走在前列。德国马尔精密量仪销售工程师王文涛现场演示,该公司将无线发射芯片嵌入至小卡尺里,数据可通过无线连接直接导入至电脑上,较手写记录更加准确。

    武汉精密制造协会会长广爱清表示,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批产能过剩的工业制造企业将被淘汰。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老路。

    同期举行的中国智能制造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指出,工业硬件设备免费或将成为新的趋势,工业软件在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工业企业应充分重视软件系统开发,扩展创新能力。(湖北日报讯 记者 黄磊)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CopyRight © 2016-2018 湖北三环成套工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一路325号
鄂ICP备09032634号 工信部:www.miitbeian.gov.c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127号